最近弄的一個小東西...



整整一個月沒發文,因為被一些瑣事煩著(一方面也是沒啥東西好寫加上懶)

來說說前幾天進行的一個工作好了,這是因為某些理由,必須在幾天內弄出來的小動畫,動畫本身並沒有什麼內容,只是一個單純的DEMO而以。由於作業的時間很短,可以說很趕(加上魔獸改版,不玩玩怎麼行,雖然我的術士被打爆了...)所以就利用之前擷取的一段動作來作。

動作本身還算OK,也沒太多的時間修正,就把腳跟地板的一些地方處理一下,其他的就先這樣吧,這邊主要是利用MotionBuilder來作動作的處理。

丟到MAYA裡進行材質以及算圖的製作,最主要我也想試試RenderLayer對於後製的應用效率,所以我把人體的質感分成外框線,內部的暈染,還有手部動作畫出軌跡的水墨質感...

內部的暈染使用了之前提過的Sample Info效果,這是一個很實用的技巧,建議大家一定要試試。



人體外框線的部分則是使用了Toon的功能,它在Render模組下的Toon功能,給他加上一個Dark profile即可。然後用RenderLayer分開跑。



原本想說就這樣,但是試跑了一次覺得有點單調,就想說增加點效果,於是對手部的動作就增加了一個Emitter發射器,用父子關系跟手部的骨架連結,然後對分子作設定。particles的speed跟life是設定上的重點,因為筆畫必須消失,要不然整個畫面都是毛筆的黑色。







對分子的Shader進行設定。是利用Ramp,然後加上Noise對材質的透明度作控制所作出來的質感。這邊我弄的可能不是最標準的作法,應該會有更好的效果,但是時間緊,也就不去追究了,有時間再說。


設定好分子,記得對人本身加個Use background的材質,這樣作合成才會讓墨跡跟人有前後關系。


算好之後把檔案丟進AE(其實我不會AE,只好把它當成會動的Photoshop操作)。
覺得外框線感覺不對,太硬了,所以加一點高斯模糊。
增加模糊前


增加模糊後





用photoshop作一張像是泛黃紙質的底圖。





全部加好之後的效果


前面Maya在跑圖時,就用Garage band趕緊把音樂弄一下(這大概也是我Power Book唯二能作的事了吧)

使用Render Layer的方式將所需的質感分開跑圖,在後製修改時增加了不少彈性,而且規畫好進行算圖時也可以減少出錯的機會,就算出錯也不會一次全部陣亡,只要針對那個Layer作調整就好。

完成後發現還有好多要修的地方,但是至少這玩意兒可以先出去了,後續的修整就看啥時有空吧,雖然這玩意兒幾乎是一個人作完的,可是在此還是要感謝小藍幫我處理一些設定上的動作,還有耀宗幫我解決AE無法跑圖的問題,太謝謝你們了。


整整一個月沒發文,因為被一些瑣事煩著(一方面也是沒啥東西好寫加上懶)

來說說前幾天進行的一個工作好了,這是因為某些理由,必須在幾天內弄出來的小動畫,動畫本身並沒有什麼內容,只是一個單純的DEMO而以。由於作業的時間很短,可以說很趕(加上魔獸改版,不玩玩怎麼行,雖然我的術士被打爆了...)所以就利用之前擷取的一段動作來作。

動作本身還算OK,也沒太多的時間修正,就把腳跟地板的一些地方處理一下,其他的就先這樣吧,這邊主要是利用MotionBuilder來作動作的處理。

丟到MAYA裡進行材質以及算圖的製作,最主要我也想試試RenderLayer對於後製的應用效率,所以我把人體的質感分成外框線,內部的暈染,還有手部動作畫出軌跡的水墨質感...

內部的暈染使用了之前提過的Sample Info效果,這是一個很實用的技巧,建議大家一定要試試。



人體外框線的部分則是使用了Toon的功能,它在Render模組下的Toon功能,給他加上一個Dark profile即可。然後用RenderLayer分開跑。



原本想說就這樣,但是試跑了一次覺得有點單調,就想說增加點效果,於是對手部的動作就增加了一個Emitter發射器,用父子關系跟手部的骨架連結,然後對分子作設定。particles的speed跟life是設定上的重點,因為筆畫必須消失,要不然整個畫面都是毛筆的黑色。







對分子的Shader進行設定。是利用Ramp,然後加上Noise對材質的透明度作控制所作出來的質感。這邊我弄的可能不是最標準的作法,應該會有更好的效果,但是時間緊,也就不去追究了,有時間再說。


設定好分子,記得對人本身加個Use background的材質,這樣作合成才會讓墨跡跟人有前後關系。


算好之後把檔案丟進AE(其實我不會AE,只好把它當成會動的Photoshop操作)。
覺得外框線感覺不對,太硬了,所以加一點高斯模糊。
增加模糊前


增加模糊後





用photoshop作一張像是泛黃紙質的底圖。





全部加好之後的效果


前面Maya在跑圖時,就用Garage band趕緊把音樂弄一下(這大概也是我Power Book唯二能作的事了吧)

使用Render Layer的方式將所需的質感分開跑圖,在後製修改時增加了不少彈性,而且規畫好進行算圖時也可以減少出錯的機會,就算出錯也不會一次全部陣亡,只要針對那個Layer作調整就好。

完成後發現還有好多要修的地方,但是至少這玩意兒可以先出去了,後續的修整就看啥時有空吧,雖然這玩意兒幾乎是一個人作完的,可是在此還是要感謝小藍幫我處理一些設定上的動作,還有耀宗幫我解決AE無法跑圖的問題,太謝謝你們了。

AV98 INGRAM




今天中午拿到了一個禮物,讓最近被一些東西煩悶的我心情好很多,這是小藍學弟作了送給我的一個模型,是我最喜愛的動畫之一"機動警察"中的機器人,話說動畫也是前陣子才補完的,(動畫要再感謝小藍花了不少功夫才幫我弄好)


個人相當喜愛這部動畫,電影版更是值得一看,不過對於想看機器人打鬥場面的朋友可能會很失望,這一部動畫的重點並不是放在機器人互打上,尤其是電影版第三部,有些人大概會看到睡著吧。


這支模型現在放在實驗室裡,以前我自已也有作一個,但是小藍作的比我好太多了。這一架在很多地方沒有把編號那些作上去,這樣把頭以及一些地方換一換就成為其他的機種了,所以才沒作死。隊員們的模型則坐在我的營幕上頭,趕東西趕的昏頭時,看一看它們,想想他們堅守的原則,也可讓心情沉靜些吧。

再次感謝小藍學弟!!



今天中午拿到了一個禮物,讓最近被一些東西煩悶的我心情好很多,這是小藍學弟作了送給我的一個模型,是我最喜愛的動畫之一"機動警察"中的機器人,話說動畫也是前陣子才補完的,(動畫要再感謝小藍花了不少功夫才幫我弄好)


個人相當喜愛這部動畫,電影版更是值得一看,不過對於想看機器人打鬥場面的朋友可能會很失望,這一部動畫的重點並不是放在機器人互打上,尤其是電影版第三部,有些人大概會看到睡著吧。


這支模型現在放在實驗室裡,以前我自已也有作一個,但是小藍作的比我好太多了。這一架在很多地方沒有把編號那些作上去,這樣把頭以及一些地方換一換就成為其他的機種了,所以才沒作死。隊員們的模型則坐在我的營幕上頭,趕東西趕的昏頭時,看一看它們,想想他們堅守的原則,也可讓心情沉靜些吧。

再次感謝小藍學弟!!

一些想法

這是在baddesigns的網頁看到的,讓我發現其實日常生活有許多"因為習慣了"而將一些不大合理的設計給合理化的東西。



We borrowed this portable stereo from a friend so we could play some music at our outdoor wedding. We put a CD in the CD player and then pressed the play button on the row of buttons next to the CD player. It didn't work. Careful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row of buttons next to the CD player controlled the tape player! And the row of buttons that controlled the CD player? They are next to the tape player!
Design suggestion
People generally expect the controls for a device to be on or close to the device. In this example, the CD buttons should be put next to the CD player and the tape buttons should be put next to the tape player. Thi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since the two sets of controls are quite similar.

大致上是這個意思:
我們從朋友那借了一個可攜式立體音響,這樣一來我們從事戶外婚禮時就可以有些音樂可聽。我們放了一片CD進去,然後按下光碟糟邊那列按鈕的播放鍵。它沒反應。仔細看可以發現在光碟糟邊的按鈕是控制錄音帶的!而那列控制CD播放的鈕呢?它在錄音帶的卡匣糟旁邊!

建議改善設計:
人們通常習慣設備的控制裝置在設備的上面或是靠近設備附近。在這個例子裡,控制CD播放的按鈕應當在光碟糟的旁邊,而錄音帶的按鈕則應該在卡匣糟那邊,由於兩個設備的按鈕長的很接近,所以應該更注意這樣的情形。(我翻的可能很爛,請多包涵)


經由看過上面baddesigns的例子後,想到一些相關的東西,也放在這給大家參考。

機車的加油位置是那一個?

有時後路上沒油,好不容易看到一個加油站,騎進去要加油卻發現標示牌是這樣子,機車該去那邊加油?雖然說大部份隨便停都可以加,但也有不能加被趕到正確位置的情況,再者既然都可以加,那告示是否多餘?

建議外圍的汽油種類其實可以拿掉,現在加油站油的規格幾乎都統一了,內部服務的告示也應當選擇使用,全貼上去只會增加使用者閱讀上的困擾。
圖中可看出唯一特別的油種是超級柴油,而其他油種全部都有,如此一來只要特別標示柴油的即可。

鍵盤配置?
電腦發展至今,已經大幅改變人們的溝通方式,說鍵盤是現在的筆硯也不為過,但是由於當初的設計考量跟現今人們的使用情形差距頗多,這樣的配置是否真的合乎現代人的使用習慣?

舉個例子來說:數字鍵
一般而言,數字鍵的配置是在右邊,打字區是在左邊,但大部分使用者是右撇子,右手要拿滑鼠,這樣一來,打字時要輸入數字的動作將是:
點選輸入位置,右手離開滑鼠,右手去找數字鍵定位點,輸入完畢,右手要回去找滑鼠,且由於打字區跟滑鼠中間夾著一個數字鍵,滑鼠放置的位置會偏右,不是很符合人體功學。


若數字鍵改在左邊,則操作上的動作會簡單許多,要輸入數字的情況會變成:
點選輸入位置,左手直接到左邊輸入數字,輸入完畢直接回到打字區即可。
這樣一來,滑鼠放置的位置也離打字區較近,右手要打字時移動的幅度也減少很多。


關於鍵盤的配置一直以來都是很多人研究的課題,當初的QWERTY配置(由Christopher Sholes在1868年申請專利)是為了避免打字員的速度太快把打字機打壞(連動桿會糾結),加上考量到左右手的負荷要一樣,才開發出這樣的配置,但1936年時美國人August Dvorak設計出另一種配置,叫作Dvorak鍵盤(有人譯作德沃夏克鍵盤),如下圖


這種配置考量到左右手交替輸入的頻率、中間排(定位鍵那排)的使用應該是最頻凡、左右手輸入的次數應該要愈接近愈好。
這樣的配置照理說應該較符合現代人的使用習慣,但是卻一直無法取代掉QWERTY鍵盤的地位。
(我一直想試試這種配置,手邊也有無刻印的鍵帽,可是好不容易才稍稍把QWERTY的英打練起來,也利用暑假把嘸蝦米輸入法給練起來了,現在要換還真有點懶。)

“習慣“是一種很恐怖的東西,只要日積月累,不適合的也能變成理所當然,如何跳出過往思考的巢臼,對理所當然的事物存疑,就是人們必須加以努力的目標。
這是在baddesigns的網頁看到的,讓我發現其實日常生活有許多"因為習慣了"而將一些不大合理的設計給合理化的東西。



We borrowed this portable stereo from a friend so we could play some music at our outdoor wedding. We put a CD in the CD player and then pressed the play button on the row of buttons next to the CD player. It didn't work. Careful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row of buttons next to the CD player controlled the tape player! And the row of buttons that controlled the CD player? They are next to the tape player!
Design suggestion
People generally expect the controls for a device to be on or close to the device. In this example, the CD buttons should be put next to the CD player and the tape buttons should be put next to the tape player. Thi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since the two sets of controls are quite similar.

大致上是這個意思:
我們從朋友那借了一個可攜式立體音響,這樣一來我們從事戶外婚禮時就可以有些音樂可聽。我們放了一片CD進去,然後按下光碟糟邊那列按鈕的播放鍵。它沒反應。仔細看可以發現在光碟糟邊的按鈕是控制錄音帶的!而那列控制CD播放的鈕呢?它在錄音帶的卡匣糟旁邊!

建議改善設計:
人們通常習慣設備的控制裝置在設備的上面或是靠近設備附近。在這個例子裡,控制CD播放的按鈕應當在光碟糟的旁邊,而錄音帶的按鈕則應該在卡匣糟那邊,由於兩個設備的按鈕長的很接近,所以應該更注意這樣的情形。(我翻的可能很爛,請多包涵)


經由看過上面baddesigns的例子後,想到一些相關的東西,也放在這給大家參考。

機車的加油位置是那一個?

有時後路上沒油,好不容易看到一個加油站,騎進去要加油卻發現標示牌是這樣子,機車該去那邊加油?雖然說大部份隨便停都可以加,但也有不能加被趕到正確位置的情況,再者既然都可以加,那告示是否多餘?

建議外圍的汽油種類其實可以拿掉,現在加油站油的規格幾乎都統一了,內部服務的告示也應當選擇使用,全貼上去只會增加使用者閱讀上的困擾。
圖中可看出唯一特別的油種是超級柴油,而其他油種全部都有,如此一來只要特別標示柴油的即可。

鍵盤配置?
電腦發展至今,已經大幅改變人們的溝通方式,說鍵盤是現在的筆硯也不為過,但是由於當初的設計考量跟現今人們的使用情形差距頗多,這樣的配置是否真的合乎現代人的使用習慣?

舉個例子來說:數字鍵
一般而言,數字鍵的配置是在右邊,打字區是在左邊,但大部分使用者是右撇子,右手要拿滑鼠,這樣一來,打字時要輸入數字的動作將是:
點選輸入位置,右手離開滑鼠,右手去找數字鍵定位點,輸入完畢,右手要回去找滑鼠,且由於打字區跟滑鼠中間夾著一個數字鍵,滑鼠放置的位置會偏右,不是很符合人體功學。


若數字鍵改在左邊,則操作上的動作會簡單許多,要輸入數字的情況會變成:
點選輸入位置,左手直接到左邊輸入數字,輸入完畢直接回到打字區即可。
這樣一來,滑鼠放置的位置也離打字區較近,右手要打字時移動的幅度也減少很多。


關於鍵盤的配置一直以來都是很多人研究的課題,當初的QWERTY配置(由Christopher Sholes在1868年申請專利)是為了避免打字員的速度太快把打字機打壞(連動桿會糾結),加上考量到左右手的負荷要一樣,才開發出這樣的配置,但1936年時美國人August Dvorak設計出另一種配置,叫作Dvorak鍵盤(有人譯作德沃夏克鍵盤),如下圖


這種配置考量到左右手交替輸入的頻率、中間排(定位鍵那排)的使用應該是最頻凡、左右手輸入的次數應該要愈接近愈好。
這樣的配置照理說應該較符合現代人的使用習慣,但是卻一直無法取代掉QWERTY鍵盤的地位。
(我一直想試試這種配置,手邊也有無刻印的鍵帽,可是好不容易才稍稍把QWERTY的英打練起來,也利用暑假把嘸蝦米輸入法給練起來了,現在要換還真有點懶。)

“習慣“是一種很恐怖的東西,只要日積月累,不適合的也能變成理所當然,如何跳出過往思考的巢臼,對理所當然的事物存疑,就是人們必須加以努力的目標。

崑山科技大學基礎公仔製作班



崑山科技大學基礎公仔製作班

活動時間:97年10月2日至10月3日 上午09:00~下午17 :30
活動地點: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
指導單位:教育部技職司
主辦單位:崑山科技大學 產品開發技術研發中心

課程內容是公仔材料及工具應用、原型燒製、水砂打磨,到開模要領、複製要領、成品修整上色等基礎課程,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來報名參加!

講師是特別請到了16年專業模型製作師、台南造研所設計工作室負責人夏宏仁老師

活動洽詢:崑山科技大學 產品開發技術研發中心 黃美瑜小姐
電 話:(06)205-9715轉13

PS.時間以及地點還有可能會更改,所以活動細節還是建議打電話問一下比較好哦!


崑山科技大學基礎公仔製作班

活動時間:97年10月2日至10月3日 上午09:00~下午17 :30
活動地點: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
指導單位:教育部技職司
主辦單位:崑山科技大學 產品開發技術研發中心

課程內容是公仔材料及工具應用、原型燒製、水砂打磨,到開模要領、複製要領、成品修整上色等基礎課程,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來報名參加!

講師是特別請到了16年專業模型製作師、台南造研所設計工作室負責人夏宏仁老師

活動洽詢:崑山科技大學 產品開發技術研發中心 黃美瑜小姐
電 話:(06)205-9715轉13

PS.時間以及地點還有可能會更改,所以活動細節還是建議打電話問一下比較好哦!

福田的哭泣

日前筆者跟我家大人同遊東港,東港位於屏東縣,是一個以補捉黑鮪魚聞名的台灣港口,到了當地之時,我家大人說福田繁雄在這有設置了一個裝置藝術,小弟和福田大師也有見過幾次面(就讀東方之時,有幸上過福田老師的課),所以也就興致沖沖的想要看一下大師之作,可是到了現場看到的畫面卻是讓人面帶三條線,以下是現場的環境照片,請大家"欣賞"一下。

正面是一鮪字,側面是一支鮪魚造型





座落於東港漁會對面一小公園內


周圍環境其差無比


吳太太您上鏡頭了!!

周圍垃圾廢棄物一堆,野狗也貓成群。


這就是大師的作品!!
台灣人對於藝術與環境的重視度,依然是令人詬病的地方,只想要當初開幕時的風光,而不去努力維持這些作品,就如同許多糖廠,雖然重建了、重新規劃了,但政府卻不能好好去維持這些藝術原地的品質,台灣的生活文明何時才會有相當品質?誰都不敢保證。
日前筆者跟我家大人同遊東港,東港位於屏東縣,是一個以補捉黑鮪魚聞名的台灣港口,到了當地之時,我家大人說福田繁雄在這有設置了一個裝置藝術,小弟和福田大師也有見過幾次面(就讀東方之時,有幸上過福田老師的課),所以也就興致沖沖的想要看一下大師之作,可是到了現場看到的畫面卻是讓人面帶三條線,以下是現場的環境照片,請大家"欣賞"一下。

正面是一鮪字,側面是一支鮪魚造型





座落於東港漁會對面一小公園內


周圍環境其差無比


吳太太您上鏡頭了!!

周圍垃圾廢棄物一堆,野狗也貓成群。


這就是大師的作品!!
台灣人對於藝術與環境的重視度,依然是令人詬病的地方,只想要當初開幕時的風光,而不去努力維持這些作品,就如同許多糖廠,雖然重建了、重新規劃了,但政府卻不能好好去維持這些藝術原地的品質,台灣的生活文明何時才會有相當品質?誰都不敢保證。

PStart

最近剛忙完一些東西,利用這兩天的時間,試了一下PStart這個小軟體,覺得很不賴,索性將所有隨身碟的小程式都換用PStart來管理了。

PStart跟之前介紹過的PortableApp一樣,是一個管理隨身碟內的應用程式或是檔案捷徑的一個小軟體。

PStart的官網

下載回來之後直接安裝到隨身碟裡執行pstart.exe,可以發現選單的樣子跟PortableApp比較之下顯得陽春很多,不過功能可是一點不少,PortableApp的選單是固定的,除了應用程式可以換以外,其他都必須用他設好的(且應用程式只吃特定資料夾內的EXE檔)


PStart就有彈性多了,他可以自定資料夾,應用程式,以及在選單內加入群組,相當自由。新增項目的方法是拖拉進去選單內即可,這是設定好的樣子


PStart有便條功能,有些東西可以直接記在上頭,隨身碟拔到其他電腦就可以直接看內容。訊息則是目前安裝的磁碟的資訊,而在"說明"內的系統資訊則是顯示目前電腦設備的一些相關資訊,幫人修電腦時還不錯用




在"設定"/"設定值"裡面有許多功能可以設定,包括背景圖,是否限制視窗大小,以及滑鼠移到角落就可以開啟選單


設定滑鼠之後,將滑鼠移到指定的地方按下左或是右鍵(看設定)即可開啟選單


也可以針對不同的硬體作不同的配置,這樣以後在操作上就會很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PStart有自動産生autorun的功能,有時後中了隨身碟的毒,autorun都要重弄,PStart可以自動産生,也可以備分目前的設定值,相當的方便


這玩意兒不只安裝在隨身碟,也可以安裝在系統內成為快速選單,很方便,有興趣的可以參考看看哦!
最近剛忙完一些東西,利用這兩天的時間,試了一下PStart這個小軟體,覺得很不賴,索性將所有隨身碟的小程式都換用PStart來管理了。

PStart跟之前介紹過的PortableApp一樣,是一個管理隨身碟內的應用程式或是檔案捷徑的一個小軟體。

PStart的官網

下載回來之後直接安裝到隨身碟裡執行pstart.exe,可以發現選單的樣子跟PortableApp比較之下顯得陽春很多,不過功能可是一點不少,PortableApp的選單是固定的,除了應用程式可以換以外,其他都必須用他設好的(且應用程式只吃特定資料夾內的EXE檔)


PStart就有彈性多了,他可以自定資料夾,應用程式,以及在選單內加入群組,相當自由。新增項目的方法是拖拉進去選單內即可,這是設定好的樣子


PStart有便條功能,有些東西可以直接記在上頭,隨身碟拔到其他電腦就可以直接看內容。訊息則是目前安裝的磁碟的資訊,而在"說明"內的系統資訊則是顯示目前電腦設備的一些相關資訊,幫人修電腦時還不錯用




在"設定"/"設定值"裡面有許多功能可以設定,包括背景圖,是否限制視窗大小,以及滑鼠移到角落就可以開啟選單


設定滑鼠之後,將滑鼠移到指定的地方按下左或是右鍵(看設定)即可開啟選單


也可以針對不同的硬體作不同的配置,這樣以後在操作上就會很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PStart有自動産生autorun的功能,有時後中了隨身碟的毒,autorun都要重弄,PStart可以自動産生,也可以備分目前的設定值,相當的方便


這玩意兒不只安裝在隨身碟,也可以安裝在系統內成為快速選單,很方便,有興趣的可以參考看看哦!

還是久違的3D..

這是這個禮拜的第二個景了,其實是同一個單位要兩個景,所以這個禮拜都在搞這兩個景,對於有些小地方還是沒有掌握到,不過由於有時間壓力,也只能先這樣了...T_T

一樣,一個簡單的模型。


後來的效果。


這次因為有點趕,在最後的一些地方慌了手腳.........所以....也就這樣吧...先交出去再說,未來有時間再修好了。最近作3D作到有點想吐,打算接下來換玩processing或是virtools舒解一下壓力。

再次感謝小藍陪我跟材質奮戰,讓我在晚上離開無人的校園時不會那麼寂寞。
這是這個禮拜的第二個景了,其實是同一個單位要兩個景,所以這個禮拜都在搞這兩個景,對於有些小地方還是沒有掌握到,不過由於有時間壓力,也只能先這樣了...T_T

一樣,一個簡單的模型。


後來的效果。


這次因為有點趕,在最後的一些地方慌了手腳.........所以....也就這樣吧...先交出去再說,未來有時間再修好了。最近作3D作到有點想吐,打算接下來換玩processing或是virtools舒解一下壓力。

再次感謝小藍陪我跟材質奮戰,讓我在晚上離開無人的校園時不會那麼寂寞。

Dear Adobe









各位同好!

您好!用了這麼久的Adobe軟體,有沒有對於相關產品產生疑慮

在這裡,有人做了項實驗作品,針對了Adobe產品有任何想要對他說的話,

可以直接在上面提出,看你是"愛",還是"恨",都在上面說出你的意見吧~!

說不定會因此對Adobe開發者,一些靈感。

以下是連結~!
http://dearadobe.com/index.php








各位同好!

您好!用了這麼久的Adobe軟體,有沒有對於相關產品產生疑慮

在這裡,有人做了項實驗作品,針對了Adobe產品有任何想要對他說的話,

可以直接在上面提出,看你是"愛",還是"恨",都在上面說出你的意見吧~!

說不定會因此對Adobe開發者,一些靈感。

以下是連結~!
http://dearadobe.com/index.php

TeamViewerPortable 遠端監控程式

各位里民好!!

今天要來跟各位介紹一套遠端控制軟體,相信各位里民在電腦界也是打混多年,常遇到朋友在詢問你怎麼修理他已損壞的電腦,可是怎麼講對方都是搞不清楚狀況,或者是家中的電腦在做大大在做的事情,瘋狂的抓"嘿嘿"軟體、"嘿嘿"影片,可是人在公司無法去兼顧到家裡的下載進度,這時候遠端控制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TeamViewerPortable這套軟體,簡單說也是相當"無腦"的一個軟體,不需要去做遠端控制一堆繁雜的設定,只要你有電腦,會打ID跟PASSWORD就可以完成,非常的EASY~~

接下來跟大家介紹一下介面
一開始打開軟體如下


無腦的軟體通常UI也是很簡單XD,一開始打開軟體Wait for session 這個欄位的ID與PASSWORD是沒有任何數字,過了一下子他會跑出一段數字出來,舉例ID 104 184 663而PASSWORD 5677
這就是別的電腦要連到本機的通行ID,相對對方也需要有這套軟體,才可以做連線,例如對方是ID 106 136 543 PASSWORD 4577 ,您只要輸入ID到Creat session按下conncet to partner,之後會跳出輸入PASSWORD的視窗,輸入後就可以連線倒到對方的電腦,相當的方便。

或許有些里民會想說,防火牆火或者是一些防毒軟體是否會接受這樣的連線,測試之後,目前是還沒遇到這樣的問題,而且此軟體有支援Vista系統,提供給各位里民,玩玩!!

有興趣可以去官方下載,請擊點======>TeamViewerPortable

以上!!BYEBYE!!
各位里民好!!

今天要來跟各位介紹一套遠端控制軟體,相信各位里民在電腦界也是打混多年,常遇到朋友在詢問你怎麼修理他已損壞的電腦,可是怎麼講對方都是搞不清楚狀況,或者是家中的電腦在做大大在做的事情,瘋狂的抓"嘿嘿"軟體、"嘿嘿"影片,可是人在公司無法去兼顧到家裡的下載進度,這時候遠端控制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TeamViewerPortable這套軟體,簡單說也是相當"無腦"的一個軟體,不需要去做遠端控制一堆繁雜的設定,只要你有電腦,會打ID跟PASSWORD就可以完成,非常的EASY~~

接下來跟大家介紹一下介面
一開始打開軟體如下


無腦的軟體通常UI也是很簡單XD,一開始打開軟體Wait for session 這個欄位的ID與PASSWORD是沒有任何數字,過了一下子他會跑出一段數字出來,舉例ID 104 184 663而PASSWORD 5677
這就是別的電腦要連到本機的通行ID,相對對方也需要有這套軟體,才可以做連線,例如對方是ID 106 136 543 PASSWORD 4577 ,您只要輸入ID到Creat session按下conncet to partner,之後會跳出輸入PASSWORD的視窗,輸入後就可以連線倒到對方的電腦,相當的方便。

或許有些里民會想說,防火牆火或者是一些防毒軟體是否會接受這樣的連線,測試之後,目前是還沒遇到這樣的問題,而且此軟體有支援Vista系統,提供給各位里民,玩玩!!

有興趣可以去官方下載,請擊點======>TeamViewerPortable

以上!!BYEBYE!!

久違的3D

一段時間沒碰3D了,生疏了不少。
這是某個單位臨時要的一個景,所以這兩天就在搞這個,之前王以斌老師上的課真的幫助很大,這次在某些地方作的比以前好多了。

模型作的很簡單,稍微拉一下型而以。


這是最後的效果


要特別感謝小藍學弟這幾天都陪我,還幫我買便當,有些貼圖問題也是問他的,還有阿權學弟,提供很多資料給我!!在這邊謝謝你們了。
一段時間沒碰3D了,生疏了不少。
這是某個單位臨時要的一個景,所以這兩天就在搞這個,之前王以斌老師上的課真的幫助很大,這次在某些地方作的比以前好多了。

模型作的很簡單,稍微拉一下型而以。


這是最後的效果


要特別感謝小藍學弟這幾天都陪我,還幫我買便當,有些貼圖問題也是問他的,還有阿權學弟,提供很多資料給我!!在這邊謝謝你們了。

【MAYA】Sample Info參數應用

最近用工研院的東西,弄了一個材質效果還挺有趣的,是類似血液的效果,原理是用到sample info這個參數(在此要再次感謝王以斌老師當初上的課),下面是我制作的方法,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參考看看。
制作好的樣子就像這樣


首先,我們先制作出一個類似流體的模型,如圖


接著,我們打開HyperShade視窗並新增一個Lambert材質


到左邊的Create Maya Nodes找到Ramp這個參數,按一下將它新增到右邊的Work Area視窗內


在Create Maya Nodes的欄位繼續往下找,找到Smaple Info這個參數,按一下新增到Work Area視窗內


按兩下Ramp的參數,將它的設置打開,將顏色調整如圖

在Hyper Shade視窗中用滑鼠中鍵拖拉Sample Info的參數到Ramp的參數上,會跳出一個下拉選單,選擇Default,會出現如圖中的Connection Editor視窗



選擇Facing Ratio跟Uv Coord選單下的v coord,作連結(這邊是從Sample Info連結到Ramp的參數)


我們要用這個Ramp來作材質的透明效果,所以我們把Ramp按住中鍵拖拉到lambert材質的Transparency的位置


此時可以看到材質球的預覽已經改變,接下來調整一下color屬性以及Translucence屬性就OK了!(之所以要調整Translucence是因為這種材質可以利用打光作出透光效果增加細節)


Sample Info是一個相當實用的材質參數,多玩玩有時後會有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希望對大家有幫助,謝謝!
最近用工研院的東西,弄了一個材質效果還挺有趣的,是類似血液的效果,原理是用到sample info這個參數(在此要再次感謝王以斌老師當初上的課),下面是我制作的方法,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參考看看。
制作好的樣子就像這樣


首先,我們先制作出一個類似流體的模型,如圖


接著,我們打開HyperShade視窗並新增一個Lambert材質


到左邊的Create Maya Nodes找到Ramp這個參數,按一下將它新增到右邊的Work Area視窗內


在Create Maya Nodes的欄位繼續往下找,找到Smaple Info這個參數,按一下新增到Work Area視窗內


按兩下Ramp的參數,將它的設置打開,將顏色調整如圖

在Hyper Shade視窗中用滑鼠中鍵拖拉Sample Info的參數到Ramp的參數上,會跳出一個下拉選單,選擇Default,會出現如圖中的Connection Editor視窗



選擇Facing Ratio跟Uv Coord選單下的v coord,作連結(這邊是從Sample Info連結到Ramp的參數)


我們要用這個Ramp來作材質的透明效果,所以我們把Ramp按住中鍵拖拉到lambert材質的Transparency的位置


此時可以看到材質球的預覽已經改變,接下來調整一下color屬性以及Translucence屬性就OK了!(之所以要調整Translucence是因為這種材質可以利用打光作出透光效果增加細節)


Sample Info是一個相當實用的材質參數,多玩玩有時後會有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希望對大家有幫助,謝謝!